9月10日,北京化工大學與南京科亞裝備共同發起成立的“聚合物共混改性裝備聯合研發中心”在南京科亞生產車間正式揭牌!


北京化工大學與科亞的合作淵源深遠。作為國內“雙一流”高校,北化在化工領域培養了大批高水平的科研與技術人才,科亞創始人劉光知先生及多位核心骨干均畢業于北化。科亞能夠在配混改性擠出裝備領域持續引領行業,離不開北化在人才與技術方面的長期支持。近年來,雙方保持了多層次的緊密合作,包括2021年與英藍實驗室的深入交流,2023年在北化設立的“中國塑機-科亞光知助學金”等。

科亞裝備董事長劉慶華女士與北京化工大學何亞東教授共同為研發中心揭牌
在高分子合成過程中,脫揮是僅次于聚合反應的重要單元操作。通過熱力學分析脫揮可行性,并基于動力學明確溫度、壓力、設備結構等參數對脫除效率的影響;根據物料性狀和黏度合理選擇脫揮設備,并設計多級脫揮段,精確控制沿程溫度、壓力及黏度分布,以防止降解并保證產品質量。
脫揮過程與聚合物性能密切相關:脫揮效果直接影響產品純度與性能,而聚合物的熱穩定性和流變行為也約束脫揮工藝的操作邊界。因此,高效脫揮是獲得高性能、高附加值高分子材料的關鍵環節。
隨著高純度、高性能聚合物需求日益增長,脫揮技術在高端樹脂、新能源電池隔膜、藥用高分子材料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展,市場潛力顯著。然而,當前脫揮過程仍面臨諸多難點,如高粘度體系下傳質效率低、揮發分脫除不徹底、熱敏感物料降解風險、能耗高等。
為應對這些挑戰,北化&科亞聯合研發中心以螺桿加工技術為核心,面向材料改性行業升級需求,研發中心將重點開展連續脫揮理論與技術研究,并拓展至新能源電池、制藥等高附加值領域,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關鍵技術支撐。通過先進、高效、綠色的成套加工技術開發,實現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輕量化與高附加值,深度融合科學研究與產業化,助力塑料機械行業的技術進步與創新發展。

科亞實驗室
科亞實驗室現有三臺高性能實驗設備——HK26、HK36和SK53,覆蓋從2kg/h小樣實驗至300kg/h小批量生產的全流程需求,廣泛應用于塑料、橡膠、醫藥、食品及飼料等多個行業的物料改性研究。
現已為客戶提供超百次工藝試驗服務,顯著提升客戶物料加工效率與配方可靠性。
隨著研發中心的成立,實驗室將迎來新一輪的裝備升級,構建更為完善的研發-驗證-轉化一體化平臺。
同時,科亞將進一步開放實驗室資源,誠摯邀請行業伙伴、客戶及各界朋友親臨交流,共同探索工藝優化與新應用領域。
未來,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聚合物共混改性裝備聯合研發中心”致力于打破科研與市場間的壁壘,實現技術方案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無縫銜接,為我國高分子材料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無論您的車間在何處,我們的工程師都會抵達現場,根據您的實際原料與條件,將設備精準調校至穩定生產。
- 2025-11-05 13:22:42
- 633
-
克勞斯瑪菲以創新為引擎,將全球技術積淀與本土市場洞察深度融合,持續擴展“黃金動力系列”產品矩陣——全新ZE?120?goldPower雙螺桿擠出機(以下簡稱ZE?120 GP)正式發布。
- 2025-10-30 13:19:08
- 10366
-
聯塑的擠出設備全采用Flexcon 柔性控制系統,實現設備控制、數據采集分析、預測性維護,融入IoT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數據可視化、生產透明化
- 2025-10-21 11:26:35
- 15224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