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茶葉產業協會批準發布了《寧波紅茶》(T/ZTIA 0007-2025)和《寧波紅茶加工技術規程》(T/ZTIA 0008-2025)團體標準,這一舉措為寧波紅茶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寧波,作為全國著名的茶產區,茶產業歷史悠久且底蘊深厚。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與發展,已呈現出產業布局區域化、生產經營專業化、名優綠茶品牌化的顯著特點。其萬畝以上的產茶區星羅棋布,主要集中于余姚、寧海、奉化、象山、鄞州、海曙等地。這些區域擁有適宜高附加值茶生產的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達9.4萬畝,占據了茶園總面積的44%,無疑成為了寧波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陣地。與此同時,寧波活躍著580余家專業化茶園經營主體,它們如同一座座橋梁,緊密地將3.8萬戶茶農連接在一起,共同編織起寧波茶產業的繁榮景象。
在寧波茶產業的發展進程中,紅茶產業的崛起格外引人注目。近年來,隨著茶葉消費市場的持續演變,紅茶市場前景日益向好。在這一宏觀趨勢下,寧波眾多茶企敏銳地捕捉到了新的發展契機,紛紛突破長期以來專一生產綠茶的傳統模式束縛,踏上了多茶類生產發展的創新征程,而開發紅茶生產則成為了眾多茶企實現創新發展的關鍵路徑。
以象山為例,2019年,象山縣毅然開啟了“望潮紅”紅茶品牌的打造探索之旅。經過不懈努力,去年11月,象山紅茶“望潮紅”的兩項浙江省團體標準——《紅茶望潮紅》和《望潮紅加工技術規程》正式發布,這不僅是象山紅茶產業的重大里程碑,更是寧波全市首個紅茶標準,標志著寧波紅茶產業在標準化建設方面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在“望潮紅”品牌的強勁帶動下,象山紅茶產業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加工企業數量從2020年以前的寥寥一兩家,如雨后春筍般增長到現在的20來家;紅茶生產產量也從2022年的3噸,一路攀升至如今的7噸,紅茶已然成為象山茶葉當之無愧的拳頭品牌。
從全市范圍來看,紅茶產業的發展同樣成績斐然。數據顯示,今年前幾個月,寧波紅茶產量在寧波全部茶葉產量中的占比達到了24.1%,產值高達2334.5萬元,與以往相比,產量同比增加了31.7%,產值增長了11%。然而,在這蓬勃發展的背后,寧波紅茶產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盡管紅茶已成功躋身寧波第二大茶類,但其市場影響力與知名度仍有待大幅提升。與國內一些聲名遠揚的紅茶品牌相比,寧波紅茶的品牌影響力明顯不足,尚未出現如望海茶、瀑布仙茗等在市場上具有廣泛知名度與強大號召力的品牌。此外,部分茶企在紅茶制作工藝方面尚存在短板,銷售體系也不夠完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健康發展。
此次《寧波紅茶》和《寧波紅茶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的發布,恰似一場“及時雨”,為寧波紅茶產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這兩項標準從品種、栽培、加工到產品等各個環節,為寧波紅茶生產構建了統一的技術指南。一方面,它將有助于提升寧波紅茶的整體產品質量,改變當前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局面,使寧波紅茶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另一方面,也為寧波紅茶品牌的整合與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有望改變當前寧波地產紅茶品牌分散的格局,推動全市紅茶產業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大步邁進。
為了推動寧波紅茶產業進一步發展,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需協同發力。政府應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資金投入、技術培訓、品牌推廣等方面給予紅茶產業更多支持。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加強與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共同攻克紅茶制作工藝中的技術難題,提升產品品質。同時,引導企業強化品牌建設意識,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講好寧波紅茶故事,提升寧波紅茶的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此外,還應充分挖掘寧波紅茶的文化內涵,將茶文化與旅游、康養、教育等產業有機融合,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例如,海曙區龍觀鄉將寧波紅茶制作技藝與生態旅游巧妙結合,推出相關體驗項目,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親身感受紅茶制作的獨特魅力,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茶,不僅僅是一片葉子,更是連接歷史與未來、鄉村與城市、經濟與文化的重要紐帶。寧波紅茶產業在標準化的引領下,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寧波紅茶產業必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茶文化等方面發揮更為積極且重要的作用,讓寧波紅茶這張名片在全國乃至全球的茶葉市場上熠熠生輝。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