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深入貫徹國家及天津市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和《2025年天津市計量工作要點》要求,在市市場監管委指導下,由天津市碳計量中心牽頭編制的《天津市碳排放計量能力建設指導目錄(發電設施,2025版)》(以下簡稱“《目錄》”)正式發布。《目錄》以精準計量賦能發電行業低碳發展,將為天津市“雙碳”工作提供重要技術支撐。這也是天津市碳計量中心在碳計量領域持續發力所取得的一項重要工作進展。
發電行業作為全國首個納入碳市場的重點領域,其碳排放計量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碳減排成效和企業競爭力。為此,市市場監管委將制定碳計量指導目錄列為年度重點任務。天津市碳計量中心以“立足實際、聚焦行業、緊貼應用”為原則,在國家《碳排放計量能力建設指導目錄(2024 版)》基礎上,針對天津市火力發電行業特點開展專項編制。編制團隊歷經實地調研、專家研討、多輪修訂,最終形成覆蓋發電設施全流程的碳排放計量指南,解決了碳計量數據質量參差不齊、量值溯源鏈條不完善等核心問題。
《目錄》緊密圍繞發電設施,詳細梳理了一系列碳排放計量的關鍵信息,以“參量+技術”雙維度框架,構建了“參數—方法—器具—規范”閉環體系,打通了“測—算—核”全鏈條,實現了從燃料消耗計量到電能產出監測的全要素覆蓋,確保計量數據可溯源、可比對。
《目錄》的發布標志著天津市發電行業碳計量工作邁入標準化、規范化新階段,將為發電企業及計量技術機構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碳排放計量能力建設指導,幫助發電企業在碳排放監測、報告與核查(MRV)等方面提升計量技術水平和數據質量,進一步完善天津市碳排放管理體系,為實現天津市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未來,天津市碳計量中心將以《目錄》為起點,持續拓展碳計量覆蓋領域,圍繞天津產業結構特點,逐步制定石油天然氣生產、化工、鋼鐵等重點行業的碳排放計量能力建設指導目錄,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碳計量體系。通過校準“碳標尺”、算清“降碳賬”,推動計量技術與綠色產業深度融合,為天津市在全國碳市場中爭取更多話語權,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下的高質量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湖北省確定,明年啟動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8000噸二氧化碳當量(或年綜合能耗3000噸標煤)重點排放單位摸底調研相關工作。
- 2025-09-26 13:37:47
- 16378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公開!
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目標到2027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本覆蓋工業領域主要排放行業,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實現重點領域全覆蓋。- 2025-08-27 13:29:00
- 15039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