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印刷產業網 熱點關注】英媒稱,美國*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在北極鉆取的冰芯中發現了微小的塑料碎片,這凸顯了這種日益嚴重的污染對地球偏遠水域的海洋生物構成的威脅。
據路透社8月14日報道,在一次歷時18天的穿越西北航道的破冰船探險期間,研究人員利用直升機在浮冰上著陸并獲取了這些樣本。
參與此項名為“西北航道項目”研究的美國羅得島大學研究生雅各布·施特勒克說:“我們花了幾周時間觀察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看起來很像是原始白色海冰的東西。”他在船上對冰芯進行了初步分析。
施特勒克8月14日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我們在用合適的工具仔細觀察后發現,冰芯非常明顯地受到了污染——感覺有點兒像肚子上挨了一記重拳。”
施特勒克及其同事在取自加拿大北極地區一片孤立水域——蘭開斯特海峽的冰中發現了這些物質,他們原本以為這片水域相對而言可能不會受到漂浮塑料的污染。
研究小組在四處地點鉆取了18個長兩米的冰芯,其中明顯可見各種形狀和大小的塑料珠和塑料絲。
此次探險的科學家、羅得島大學海洋學家布賴斯·盧斯說:“這些塑料的數量和規模都引人注目。”
科學家們的沮喪令人想起今年早些時候探險家乘潛水艇在地球深處——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發現塑料垃圾時感到的驚恐。
“西北航道項目”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為氣候變化對北極的影響,夏季海冰的迅速消失正在削弱北極作為地球冷卻系統的作用。
而這些塑料碎片——直徑小于5毫米的即為微塑料——也凸顯了廢料問題已經泛濫成災。據聯合國估計,迄今海洋中已累計傾倒了一億噸塑料。
研究人員說,他們采集的這些冰樣看起來至少有一年的冰齡,很可能是從北極更中心的區域漂入蘭開斯特海峽的。
研究小組計劃對樣本進行進一步分析,以支持一項更廣泛的研究,即了解塑料對魚類、海鳥和鯨魚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造成的傷害。
瑞典“奧登”號破冰船進行的此次探險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海辛-西蒙斯基金會的資助,時間從7月18日至8月4日,航程約2000海里(約3700千米)。
另外,德國和瑞士科學家8月14日根據取自北極、瑞士阿爾卑斯山和德國的樣本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微塑料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并在下雪時落下來。
德國亥姆霍茨極地與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組發現,在取自挪威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的積雪中,每升含塑料顆粒多達1.44萬個。另外,取自德國巴伐利亞州一條鄉村公路附近的積雪中的塑料顆粒含量每升可高達15.4萬顆。
研究負責人之一、海洋生態學家梅拉妮·伯格曼說,在此前的研究中,在北極發現的大量微塑料有很大一部分很可能是自空中被帶到那里的。本次項目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
伯格曼在一份聲明中說:“一旦我們確定空氣也能傳送大量微塑料,這自然就提出了我們是否吸入塑料和吸入多少的問題。”
原標題:塑料“占領”北極!科學家在北極冰芯發現塑料微粒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近日,有報道顯示,由中國石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出資設立,中國石化全資持股的中石化循環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已于10月中旬完成工商注冊登記。
- 2025-10-25 10:58:54
- 14011
-
瑞士推進包裝與廢棄物法規改革:從“可回收”到“可再用 化學安全”
瑞士政府本輪改革意在擴大生產者延伸責任至全包裝領域、提高回收目標、強化全國范圍的反亂丟罰則,并在廢棄物管理中強調“再用與回收”優先于其他處置選項。- 2025-10-23 08:50:20
- 16328
-
歐洲 RecyClass 認證覆蓋率達 60%:塑料回收“有跡可循”,RecyClass 認證體系解讀
作為一個跨行業、以“塑料可回收性 回收過程 再生材料可追溯性”為三大支柱的非營利平臺,RecyClass 在短短三年內已覆蓋歐洲逾 60% 的塑料回收裝機能力,這一數字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 2025-09-30 10:26:29
- 16772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