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iz57t"><sup id="iz57t"></sup></wbr>

        女人被狂躁c到高潮喷水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包裝印刷網>新聞首頁>行業動態

        工信部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

        2025-03-20 10:57:07工信微報閱讀量:16304 我要評論


          為加強工業節能降碳管理,推進數字技術賦能綠色低碳轉型,支撐構建系統完備的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工信廳節〔2025〕13號,以下簡稱《指南》)。
         
          《指南》包括四部分內容。一是建設目標,通過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設運行,實現對能耗和碳排放的精準化計量、精細化管控、智能化決策與可視化呈現,提升工業企業和園區節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進綠色低碳轉型。二是業務功能,明確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具備能耗查詢、計算、分析、能效對標、優化、用能與碳排放預算管理、碳足跡核算等功能。工業企業和園區可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實際需求等,確定開發建設的具體功能。三是技術方案,明確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系統架構包括基礎設施、數據采集、數據架構、模型組件、業務應用和互動展示。工業企業和園區需依據節能降碳及信息系統建設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政策要求等,開展系統架構建設并持續更新。四是保障措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等相關規定,從組織機構、管理制度、網絡和數據安全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保障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運行。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指南》宣貫解讀,指導各地區因地制宜開展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運行,加快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升級,提升重點行業領域碳管理水平,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基礎。
         
          關于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的通知
         
          工信廳節〔2025〕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為加強工業節能降碳管理,支撐構建系統完備的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了《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組織實施,強化宣傳解讀,因地制宜指導工業企業、工業園區開展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運行,提升碳管理水平,加快綠色低碳轉型。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2025年3月7日
         
          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
         
          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是支撐工業企業和園區提升能耗雙控和碳排放雙控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統和基礎工具,通過采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智能傳感等信息通信技術,開發能耗和碳排放數據采集、監測、核算、分析、預測、預警、決策支持等功能,支撐開展產品碳足跡、項目碳評價和企業碳管理。為指導工業企業和園區建設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推進數字技術賦能綠色低碳轉型,提升工業節能降碳水平,制定本指南。
         
          一、建設目標
         
          工業企業和園區通過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運行,實現對能耗和碳排放的精準化計量、精細化管控、智能化決策與可視化呈現,持續提升節能降碳管理能力,有效支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進綠色低碳轉型。
         
          二、業務功能
         
          能碳管理中心具備能耗查詢、能源消費量和強度計算、能源消費分析與用能策略推薦、能效對標、能流分析、能效平衡與優化、用能與碳排放預算管理、碳排放、碳足跡核算、供應鏈碳管理、碳核查支撐、碳資產管理等功能。業務功能及技術方案的開發應用需依據節能降碳相關標準政策要求,具體標準可在“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查詢。
         
          能耗查詢。實現對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氣、電力(包括火電、水電、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余熱余壓發電等)、熱力,原料用能,以及用作燃料的甲醇、乙醇、氫、氨等能源消費數據的實時更新、查詢、歷史數據追溯等。
         
          能源消費量和強度計算。依據《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 2589)等國家標準,計算一個時間周期內,工業企業和園區的能源消費量,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單位產值/增加值綜合能耗等。
         
          能源消費分析與用能策略推薦。結合實際需求,對用能單元在一個時間周期內的用能結構、成本、能效等進行計算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優化用能配置、清潔能源使用等推薦策略。
         
          能效對標。對各用能單元、各生產時段內的能源消費情況進行監測,開展主要工序、重點產品和設備等的能效對標。結合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等要求,支撐開展節能管理。
         
          能流分析。通過繪制桑基圖能源平衡表等,對能源輸入、轉換、分配、利用等全過程進行計算,對能流、能效與損失等進行分析,實現對能源流動全貌的查看、重點能耗環節的識別等。
         
          能效平衡與優化。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結合能效對標、能流分析等,優化工藝、設備等運行參數,實現能源綜合平衡與優化調度。
         
          用能與碳排放預算管理。對一個時間周期內工業企業和園區的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進行分析預測,實現用能和碳排放的全流程管理和動態調整。
         
          碳排放核算。依據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規則標準,計算一個時間周期內,工業企業和園區的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實現碳排放來源追蹤、碳排放趨勢分析、超排放預警等功能。
         
          產品碳足跡核算。從產品原材料獲取、生產、運輸、銷售、使用和回收處理等環節采集數據信息,結合綠電綠證交易情況,實現產品碳足跡在線核算、碳足跡報告生成、支撐產品碳標識認證等功能。
         
          供應鏈碳管理。面向上游供應商,依據供應鏈場地數據采集標準和規則,采集材料用量、能源消費等數據。面向下游用戶,結合應用場景的實際需求,提供產品碳足跡核算過程、結果等。
         
          碳核查支撐。支持碳排放核算的過程數據和原始憑證追蹤和溯源,實現碳排放報告在線自動生成,完成碳核查相關材料匯集和導出。
         
          碳資產管理。實現對各類碳資產(如碳配額、國家核證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等)的分析展示,支持對某一履約周期的碳配額錄入,對新一個履約周期的碳配額測算等,對配額指標使用情況開展預測預警。
         
          三、技術方案
         
          (一)系統架構
         
          根據信息系統建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相關要求,設計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系統架構。包括基礎設施層、數據采集層、數據架構層、模型組件層、業務應用層、互動展示層六大板塊。
         
          (二)基礎設施
         
          能碳管理中心運行環境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安全設備及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運行環境應穩定安全,確保能碳管理中心響應迅速,兼具易用、可維護、可擴展及穩定特性。應構建全面的系統安全協防體系,保障網絡、系統及數據安全。
         
          (三)數據采集
         
          能碳管理中心可通過現有系統數據對接、儀表采集、手工填報和煙感實測等采集方式完成能源消費、生產經營等關鍵數據的采集和上傳。加強能源和碳排放計量器具配備和檢定校準。提高物聯網智能傳感器、智能儀表覆蓋率,提升數據自采率。制定數據審核機制,采取區塊鏈等存證技術,提升數據質量和安全防護。
         
          系統對接。通過接口方式,從管理信息系統、生產監控管理系統、生產過程控制系統、源網荷儲及工業微電網系統等調用相關數據。
         
          儀表采集。部署智能電表、智能燃氣表、熱力儀表、稱重傳感器等采集裝置,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網絡上傳相關數據。
         
          手工填報。無法自動采集時,可開發填報界面,根據應用需求,填報主要能源數據與關鍵生產數據。
         
          煙感實測。針對碳集中排放場景,探索在線監測等實測方式采集碳排放數據。
         
          (四)數據架構
         
          發揮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促進數據互通和信息共享的作用,通過工業企業和園區生產管控、管理信息以及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既有系統和數據平臺,以及構建基礎數據庫、采集數據庫、業務數據庫、統計數據庫等方式,確保各類數據的安全性、準確性和高效利用。
         
          鼓勵工業企業和園區根據實際需求,以國際國內相關權威碳排放因子為基礎,不斷積累聚集本土碳排放因子數據,逐步構建碳排放因子數據庫,加強與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銜接。
         
          (五)模型組件
         
          加強能效對標、企業碳排放核算、產品碳足跡核算、園區碳排放核算等算法模型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相關要求的銜接統一。鼓勵工業企業和園區依據業務需求開發模型組件。
         
          能效對標模型。實現對主要產品、設備的能效對標。模型設計應對照國家現行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設備能效標準,以及《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等要求。
         
          企業碳排放核算模型。實現對工業企業碳排放量進行核算與分析。模型設計應根據應用場景,符合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GB/T32151)系列國家標準、生態環境部《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和相關行業碳排放核算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要求。
         
          產品碳足跡核算模型。實現對產品碳足跡進行核算與分析。模型設計應符合相關國際規范,符合《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及對應細分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
         
          園區碳排放核算模型。實現對園區碳排放量進行核算與分析。模型設計可參考《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等,并根據相關要求迭代更新。
         
          (六)業務應用
         
          工業企業的業務功能包括能耗查詢、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計算、能源消費分析與用能策略推薦、能效對標、能流分析、能效平衡與優化、用能與碳排放預算管理、碳排放核算、碳足跡核算、供應鏈碳管理、碳核查支撐、碳資產管理等。工業園區的業務功能包括為入駐企業提供能源消費、碳排放管理等上述相關功能,提供園區內能源利用系統性優化等公共服務。
         
          (七)互動展示
         
          根據實際需求,通過大屏、電腦端、手機端等提供訪問入口,構建相關數據、業務等的可視化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工業企業和園區可根據實際需要,建立能碳管理技術隊伍,由節能降碳管理負責人,具有節能、能源計量、碳核算以及軟件工程、信息安全等專業知識和技術的人員組成;明確節能降碳管理職責,落實節能目標責任制和節能考核評價等相關制度,定期組織開展相關人員業務培訓,提高節能降碳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制度保障。工業企業和園區應建立健全能碳管理中心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加大必要投入,有效保障能碳管理中心的高效運維和持續更新。鼓勵開展資源整合,將已建設能源管理中心升級改造為能碳管理中心。積極創造條件,促進能碳管理中心與既有信息系統、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各級能碳管理相關平臺等的協調對接,實現數據共享,有效支撐節能降碳。
         
          (三)網絡和數據安全。工業企業和園區應增強網絡和數據安全保護意識,落實《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 22239)等國家標準,壓實網絡和數據安全主體責任。根據實際情況,對能碳管理中心設定相應的安全等級保護級別,做好重要數據識別、分級防護和風險評估,保障數據安全。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原標題:工信部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
        • 《上海市碳普惠管理辦法》全文發布 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碳普惠管理辦法》近日印發,適用于本市碳普惠機制的設計、建設、運營及其監督管理,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10月31日。
          2025-11-04 13:13:48
          1863
        • 附全文| 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2025)》

          《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2025)》系統總結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的最新建設進展,全方位展示了市場建設運行成效,展望了全國碳市場未來發展方向。
          2025-09-30 10:27:11
          16869
        • 2025年中國碳市場大會在滬舉行

          9月24日,2025年中國碳市場大會在上海舉行。本次大會以“完善碳定價機制,激發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為主題,匯聚全球綠色發展領域的知名專家和業界代表展開交流探討、深化國際合作,發布建設成果與前沿研究,為“雙碳”目標實現注入新動能。
          2025-09-28 13:41:12
          17566
        推薦產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 青岛市| 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普通话对白刺激|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丁香|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日韩av一区二区精品不卡| 性欧美欧美巨大69| 蜜桃av无码免费看永久|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蜜臀av| 亚洲高潮喷水无码AV电影|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怡红院妓院|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天天躁久久躁日日躁| 国产视频有码字幕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老牛|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无遮挡|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欧美一本大道香蕉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插插插| 午夜福利偷拍国语对白| 九九热爱视频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二区| 同仁县| 国产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制服jk白丝h无内视频网站| 高清免费毛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看| 国产av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妓女| 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